國際原油價格在周五(10月26日)小漲,WTI原油上漲0.4%,報67.59美元/桶,布倫特原油上漲1%,報77.62美元/桶。但受到美股暴跌、美國對伊朗制裁及貿易沖突的影響,這已經是國際油價連續第三周下跌。上周美油價格下跌2.7%,布油價格下跌2.3%,連續三周下跌超過10美元/桶。
本月美股經歷了兩次暴跌,在上周五標普500指數重挫跌2.7%,跌幅較9月20日的歷史高位跌超近10%。道瓊斯指數跌幅也一度擴大至520點。風險情緒繼續承壓拖累原油價格。
加上美國雖然一直強調將伊朗原油出口降為零,但已經表示會給予伊朗原油進口國豁免權,條件是減少幅度要比奧巴馬在任時期低20%。
中美貿易加上新興市場貨幣的暴跌等,降低了對石油需求的預期等,都對原油價格有無法忽視的影響。
|成品油價格下調?
隨著國際油價的大跌,國內成品油價格下調的預期也逐漸加大。由于國際原油價格承壓下跌,跌幅一度超過5%,原油變化率在負值范圍內也不斷下滑。也就是說,國際原油變化率下滑,國內成品油價格跌幅也在擴大。截至本輪調價周期第5個工作日,原油變化率為負6.05%,對應油價下調約295元/噸。離成品油調價窗口開啟還有5個工作日,預計在11月2日24時成品油價跌幅有望突破300元/噸。
今年以來,成品油價格一共調整了21次,但大部分都是上調,甚至從8月20日起,油價直接形成了“四連漲”的模式。在四連漲期間,汽油累計上調730元/噸,柴油累計上調705元/噸,折合升價為汽油上調0.56元/升,柴油上調0.6元/升。在這21次的調整中,油價總共經歷了7次下調,但下調幅度從來沒有超過200元。但這一次受到國際油價的影響,成品油價下調幾已成定局。
|后市
對于后市,受到原油需求下跌,美股持續下跌,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及美國與沙特有能力增產彌補伊朗石油被制裁后的供應缺口影響,國際油價預計將持續下跌。
加上氣溫回落,終端市場需求預期下降,主營單位出貨承壓,成交面多保持量大優惠政策,臨近月末,銷售任務完成情況欠佳,市場下跌行情難以扭轉,加之成品油下調預期愈加強烈,國內油價將呈現穩步回落走勢。
不過,即使油價下跌,車主們還是不放心,都表示油價此次的“蹲下”是為了更好地“站起來”。小編認為,國際油價的下跌將會持續,國內成品油價也會受到影響走回落路線,所以車主們也不用太擔心。
|